当前位置:首页 > 丹道资讯 > 内丹研究

张三丰百字碑注
发布时间:2018/3/12   来源:中国丹道网   作者:张三丰   点击:2704
 

此文為明代丹道名家張三豐,学习吕祖《百字碑》的心得体会,並做了注解,對今人的修煉有一定的幫助:
養氣忘言守,
凡修行者先須養氣;養氣之法,在乎忘言守一。忘言則氣不散;守一則神不出。訣曰,”絨舌靜、抱神定。”
降心為不為。
凡人之心,動盪不已。修行人,心欲入靜,貴乎制伏兩眼。眼者心之門戶,須要垂簾塞兌。一切事體,以心為劍。想世事無益於我,火烈頓除,莫去貪著。訣雲:“以眼視鼻,以鼻視臍,上下相顧,心息相依,著意玄關,便可降伏思慮。”
動靜知宗祖,
動靜者,一陰一陽也。宗祖者,生身之處也。修行人,當知父母未生之前.即玄牝也。一身上下,乾坤八封五行四象聚會之處,乃天地未判之先,一點靈光而成,即太極也。心之下,腎之上,仿佛之內,念頭無息,所起之處,即是宗祖。所謂動靜者,調和真氣,安理真元也。蓋呼接天根,吸接地根,即闔戶之謂坤,辟戶之謂乾,呼則龍吟雲起,吸則虎嘯風生。一闔一辟,一動一靜,貫乎心意不動,任其真息往來,綿綿若存。調息至無息之息,打成一片,斯神可凝,丹可就矣。 
無事更尋誰?
若能養氣忘言守,降伏身心,神歸氣穴,意注規中,混融一氣。如雞抱卵,如龍養珠,念茲在茲,須臾不離。日久工深,自然現出黍米之珠,光耀如日,點化元神,靈明莫測.即此是也。 
真常須應物,應物要不迷。
此道乃真常之道,以應事易淤昏迷,故接物不可迷於塵事。若不應接,則空寂虛無。須要來則應之,事去不留,光明正大,乃是不迷,真性清靜,元神凝結。訣曰:“著意頭頭錯,無為又落空”。
不迷性自住,性住氣自回。
凡人性烈如火,喜怒哀樂,愛惡欲憎,變態無常;但有觸動。便生妄想,難以靜性。必要有真微忿則火降;真寡欲則火升。身不動名曰煉精,煉精則虎嘯,元神凝固;心不動名曰煉氣,煉氣則龍吟,元氣存守;念不動名曰煉神,煉神則二氣交。三元混,元氣自回矣。三元者精氣神也,二氣者陰陽也。修行人應物不迷,則元神自歸,本性自住矣。性住則身中先天之氣自回,複命歸根.有何難哉?訣曰:陽光返照,一心中存。內想不出,外想不入。”
氣回丹自結,壺中配坎離。
修行人,性不迷塵事.則氣自回。將見二氣升降于中宮.陰陽配合於丹鼎。忽覺腎中一縷

123

 

上一个:
下一个:內丹學三要件
 
免责声明:
  1、“西安道人阁”所载的文、图、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中国丹道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中国丹道网网站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中国丹道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  3、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,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。
 
 
 
* 网名:
* 留言:
* 表情:
















* 验证码:
 
 
| 关于我们  | 联系我们  | 免责声明
Copyright © 2010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西安道人阁  备案号:陕ICP备2025067349号
本站是非营利性网站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!